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2023年度武漢市知識創新專項項目申報類別、申報支持強度、申報材料等有關內容如下,武漢市的企業單位可以了解一下,有什么疑問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政策咨詢熱線:18709834578(v同)
一、項目類別
知識創新專項項目包括基礎研究項目和曙光計劃項目。
(一)基礎研究項目。主要支持科技人員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等科學前沿探索,取得從“0到1”原創性突破。
(二)曙光計劃項目。主要支持科研起步階段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和科學探索。
二、支持強度
(一)基礎研究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原則上不少于20萬元。
(二)曙光計劃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原則上不少于10萬元。
(三)高校院所、醫療機構可自籌資金,在保持單個項目支持額度不低于上述規定標準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項目立項數量,但立項數量不能超過分配指標數的2倍。
三、項目組織單位范圍
分配有立項指標的在漢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見附件1),具體立項指標見申報系統。
四、相關要求
(一)基礎研究項目應符合以下要求:
1.項目負責人是組織單位的在職科研人員,無科研誠信不良記錄;
2.聚焦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省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
3.優先支持有成果轉化前景的研究項目;
4.優先支持湖北實驗室、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預制)等國家級平臺項目以及承擔武漢金銀湖實驗室、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武漢數據智能研究院、武漢光化學技術研究院、北大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任務的研究團隊項目;
5.鼓勵各單位對2022年執行情況較好的項目給予滾動支持(不受項目是否驗收影響)。
(二)曙光計劃項目應符合以下要求:
項目負責人是組織單位的在職科研人員,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歲,無科研誠信不良記錄。
(三)規范項目申報。本次項目實施周期原則上為2023年6月—2025年6月,《項目申報書》的研究內容、項目總經費、考核目標等應與實施周期一致。以PDF格式上傳的《項目申報書》應簽字蓋章,與在線填寫的研究內容、項目組主要成員、項目總經費、考核目標等主要內容一致(涉密項目應進行脫密處理后再上傳)。
(四)簡化項目管理。項目經費實行“負面清單+包干制”管理,項目驗收實行“備案制”管理,參照《市科技局關于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中開展項目經費“包干制”和項目驗收“備案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武科〔2020〕23號)執行。項目立項后不另行簽訂項目任務書,根據《項目申報書》中的考核目標進行驗收。
(五)自主審核立項。各高校院所、醫療機構根據分配的立項指標,按公開、公正、擇優原則,自主確定立項項目,并將項目立項實施方案(包括項目選擇方式、項目管理方式等)、項目申報書、單位推薦函(包括推薦立項項目情況、整體績效目標)、推薦立項項目匯總表等報市科技局。
(六)相關限制。已被納入科研誠信黑名單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申報或參與申報。承擔市科技計劃項目且到期未按要求提交驗收材料的單位(高校限制到院系,醫療機構限制到科室)及項目負責人不得申報。
五、材料提交
(一)立項項目材料網上提交
1.登錄系統。登錄武漢市科技局門戶網站,點擊“項目申報與管理-在線申報”,以項目負責人賬戶進入“網上辦事大廳”。
2.在線填寫。點擊“項目申報”板塊,選擇“2023年度項目-前資助項目-知識創新專項-基礎研究項目或曙光計劃項目”,在線填寫項目信息。
3.上傳材料。將簽字蓋章后的項目申報書及相關附件彩色掃描后以PDF格式上傳。點擊“提交”,該項目提交到項目申報單位。
4.提交項目。用申報單位賬號登錄,點擊“推薦”,將項目提交至武漢市科技局,資料提交完成。
(二)單位推薦材料提交
各高校院所、醫療機構在完成項目立項程序后,將相關材料電子版網上提交,紙質版報送市科技局。需提交的材料為:
1.單位推薦函(網上提交蓋章后的PDF掃描版,線下提交紙質版1份)。
2.關于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知識產權的聲明(網上提交蓋章后的PDF掃描版,線下提交紙質版1份)。
3.項目立項實施方案(網上提交蓋章后的PDF掃描版及word版,線下提交紙質版1份)。
4.推薦立項項目匯總表(網上按照基礎研究和曙光計劃等兩類項目分別提交蓋章后的PDF掃描版及word版,線下提交紙質版各1份)。
5.所有推薦立項項目的《項目申報書》及附件(按本條第(一)點“立項項目材料網上提交”程序網上提交,線下提交紙質版1份)。
六、材料提交時間及咨詢方式
材料網上提交時間為2023年3月13日-2023年5月6日。
紙質材料請于2023年5月8日前提交至:
漢口發展大道164號武漢科技大廈1906室